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12号建议答复的函-凯发真人

无障碍浏览
首  页 机构简介 公告信息 金融数据 区域金融 政务公开 金融知识 热点专题
  |
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12号建议答复的函

丁来保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涉农中小微实体企业融资难题 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经梳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西监管局和省委金融办的答复意见,并结合我单位职责范围,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统一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2023年以来,关于涉农企业的信贷支持以及牵头组织银企对接情况,我省分行及相关部门完成的工作主要有:

  一是用好用足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积极运用央行低成本资金,加大对乡村振兴的信贷支持,推动降低涉农主体融资成本。2023年,全省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207.07亿元,同比增长123.4%。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拓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流通、收储、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场景,满足涉农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2023年末,全省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余额10464亿元,同比增长19.9%,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9.9个百分点。

  二是要求银行单列普惠型小微企业、涉农和普惠型涉农信贷计划,保持同口径涉农贷款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3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21162.54亿元,同比增速达10.9%,高于平均贷款增速2.3个百分点。

  三是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手段,准确对接“三农”差异化、特色化需求,创新“三农”专属产品,提高“三农”金融服务质效。如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首创推出“赣农振兴贷”,为全国第一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线上担保贷款,提升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信贷的服务效率和水平。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开展“进贤县文房四宝产业贷”等金融支持非遗计划项目,助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昌东九银村镇银行开发契合本地特色产业和特定人群的“瓜子贷款”“昌农贷”“九银养殖贷”“干货贷”等信贷产品。江西省联社通过探索“经营主体 基地 农户”等信贷模式,助力构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脱贫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优势互补、规模经营。

  四是发挥风险补偿金的增信作用,积极推广“财农信贷通”等扶农助农政信类产品,引导银行机构增加对涉农企业信贷支持。截至2024年3月底,全省“财农信贷通”共安排财政风险补偿金24.68亿元,累计撬动银行贷款1019.2亿元;当年新增贷款27.96亿元,受益农业经营主体0.34万户次。

  五是以“赣金普惠”平台为载体,信用信息赋能助力涉农企业融资。设立金农易贷直通专区,归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关数据共计27项,助力解决银农信息不对称难题,为金融机构研发线上涉农信贷产品和增加涉农信贷投放提供征信服务支撑,入驻金融机构发布金融产品60个,累计帮助涉农主体融资89.9亿元。

  六是持续开展“金融保链强链行动”,定期开展“金融大走访”“金融专家服务团”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摸排活动,摸排各地涉乡村振兴点相关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金融需求。2023年以来,先后组织或指导南昌、赣州、萍乡等地召开多场综合性产融对接会,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为包括涉农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举办全省产业与金融对接会,梳理汇总包括涉农企业在内的1438个重点企业、项目共计286.47亿元融资需求,并转至金融机构对接。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省分行及相关部门将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加强涉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深化涉农企业金融合作,促进江西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支农支小等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引导作用,为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支持提供流动性保障。二是聚焦乡村企业金融需求,指导金融机构因地制宜打造“一业一策”“一链一策”特色化融资模式,支持地方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乡土特色品牌。三是加强产业、财政、金融政策协同,推动畅通“清单推送—精准对接—实时反馈—监测督导”的政银企融资对接服务链条,助推信贷政策精准落地。

  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    

  2024年6月19日       

网站地图